|
|
| 文 章 详 细 内 容 |
|
|
|
农家小院上演民族文化表演 |
|
|
[分类:蓟县民宿新闻/蓟县乡村新闻][字号:18px/14px/12px][颜色:■■■■■■] |
头戴神帽,身穿金黄色满族服饰,高声唱着长音神调。近日,吉林市一农家院儿里,一名身穿传统服饰的老人,在院子中间移动、蹦跳,双手配408;地打着手鼓,腰铃随着移动,发出“叮叮当当”的响声,老人正在表演满族传统舞蹈“萨满神鼓”。院子周围还有很多身穿“奇装异服”的男女,一个农家小院为何如此热闹? 原来当日,吉林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萨满祖传医术传承人关香云,邀请演员来自家小院表演民族歌舞,希望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。 非遗传人组织民族文化表演 当日上午,吉林市朱雀山风景区阿什村七组一个农家小院里,传出喜庆的乐声,走进院子有一种“穿越”的感觉,很多身穿民族传统服饰的人,在院子中来回行走,难道这里是在拍戏? “我们这儿是满族的民俗村,我就想让大家聚到一起,展示一下我们满族的文化。”关香云身穿红色满族服装,在院子里忙忙活活地安排演员,当日她共请来4个艺术团的70多名演员,来自己小院表演民族歌舞,关香云希望将民族文化记录、传承下来。 当日,吉林省、市萨满协会,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的相关领导也参加了活动,和不少围观村民一样,坐在院子边上的椅子上,观看表演。 农家小院还是将军故居 “这个房子是我的家,同时也是吉林市首位将军沙尔虎达的故居。”关香云翻开家谱介绍,沙尔虎达是清朝时掌管东北三省兵权的将军,衙门设在吉林市,关香云是该家族的第十四世,所住的小院就是沙尔虎达将军的故居。 “沙尔虎达是我的八世祖,他是吉林市首位将军。”关香云说,她也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医术,并在2010年申请了吉林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,获批。 “能在祖先的故居举办传统民俗表演,我很激动。”关香云说,如今她的女儿也继承了家族萨满祖传医术,后继有人,民族文化得到继承,这让她更高兴,她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满族文化。 八十岁老人远道而来 11时许,表演开始,只见一名老人身穿满族传统服饰,拿着手鼓,腰间系着摇铃,走到院子中间,原生态地唱了一首《祭英魂》神调,老人一边唱一边拍着手鼓在院子中,快走、蹦跳。 “这是萨满传统的歌舞,叫做萨满神鼓,是古时候祭神、祭天、祭地、祭山水时跳的。”老人叫吴长山,今年80岁,特意从黑龙江哈尔滨赶来表演,他说,以前祭也有喜的意思,腰铃和手鼓是萨满舞蹈最典型的标志,当日他之所以身穿金黄色的民族服饰,是因为他的祖先在清朝时是正黄旗。 接下来的《采东珠》舞蹈,一名身穿“贝壳”的演员扮演“神珠”,被采珠女发现……“吉林市的东珠曾经是给皇宫进贡的圣品,传说慈禧太后头上的宝珠,就是在吉林市采的。”关香云说。 一群身穿草裙的女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,她们表演的是满族传统节日颁金节时,满族人跳的舞蹈,演员们身穿的草裙是女真时代的服装。 “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是满族大庆的日子,相当于过年一样。”关香云说,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,她希望通过这次表演,或者后人通过观看这次表演的影像资料,能够记住并更加了解满族民族文化。 民族表演意义深远 “关香云就是普通的一个农民,不一样的是她是吉林市首位将军的后人,而此次活动的表演地,还是吉林市首位将军的故居,民族色彩更浓了。”吉林省社科院民族所所长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副组长朱立春说,目前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知道满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了,这样的活动,对发展和宣扬民族文化有很深远的积极意义。
|
文章来源:蓟县农家院网 作者:蓟县农家院网 整理日期:2014-8-28 |
[文章浏览:726][留言反馈][打印文章]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