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打印本页][打印选项] |
[分类:蓟县民宿新闻/蓟县乡村新闻][文章来源:蓟县农家院网][文章作者:蓟县农家院网][打印时间:2025-1-5 7:47:54][字号:18px/14px/12px][颜色:■■■■■■][中文繁体] |
乡村民宿 后来居上 |
虎年春节假期,恰逢北京举办冬奥会,加上因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就地过年政策,让京郊的乡村民宿一下子火了!
“虽然是常客,但也得提前两个月订房。”能在春节假期及时订上满意的民宿房间,李先生显然有些小激动。家住北京海淀区的李先生是一家IT公司的老总,今年没有留城里过年,而是早早地预定了延庆“左邻右舍”民宿的一个小院,在这里和家人一起看冬奥会,度过了一次难忘的春节假期。
冬奥会不只“一墩难求”,也让京郊乡村民宿“一房难求”。
借冬奥东风,延庆的乡村民宿做足了功课,“冰墩墩”“雪容融”文创产品等冬奥元素随处可见,雪场、冰灯、冰瀑等设置齐全,大家可以边看冬奥会直播边欣赏冰雪美景、体验冰雪项目,一边享用当地富有特色的豆腐宴,一边沉浸在冬奥的热闹氛围中,高高兴兴过了个大年……
其实,对很多北京上班族来说,周末、假期去哪里一直是个小小的烦恼。如今,随着众多各具特色、名头响亮的京郊乡村民宿不断涌现,去郊区、住民宿成为一种流行的度假方式。驱车一两个小时,一头扎进京郊的美景当中,纵情山水,享受假日的惬意。
乡村民宿发展在国内已经有些年头了,但北京乡村民宿并不是国内同行业的先行者和佼佼者,甚至有些不温不火。令人吃惊的是,这两年京郊乡村民宿迅速蹿红,尤其是今年春节更是火爆京城,在民宿行业中呈后来居上之势。
京郊乡村民宿为何如此大热?冬奥过后,它的火爆能否延续?今后可持续发展路在何方?春节前后,记者带着问题前往延庆、密云和门头沟三地,对京郊民宿产业进行了实地采访和深入调研。
“逼”出来的北京乡村民宿
雪后玉渡山的怀抱里,江南徽派风格的“左邻右舍”像一个精灵,雪为之盖上了一层晶莹的被子,灰瓦白墙与原木装饰在雪花的映衬下更显干净剔透。
“现在预订,至少一个月以后才有房间,疫情和寒冬并没有影响‘一房难求’。”运营“左邻右舍”精品民宿的北京延庆妫川龙湾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裴玉慧说,人们已经逐渐习惯在节假日来民宿消费和体验,被新冠肺炎疫情和寒冬“憋”得难受的市民对乡村民宿更是渴望。
“这两年出境游乃至出京游都受到影响,很多人便将目光转向了京郊乡村民宿。我了解并认可‘左邻右舍’的服务和设施,并且开车过来才一个多小时,非常方便,于是就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来这里过春节。”李先生说,过节安心待在这里,返程时也没空手,他和家人一起挑选了当地的豆腐、鸡蛋、小米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回去分送给亲友,大家都很喜欢。
舒舒服服住一晚,抬脚爬个山,坐着喝喝茶,品尝的是自己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……就是这种最自然的生活状态让游客感受到了乡村的味道。
“一个小院一晚上得五六千元,游客平均入住时间短则两天,长则一周,即使这样也是预定火爆。”裴玉慧说,卫生、安全、特色是住户关心的重点,高品质、注重用户体验的高端消费也从来不缺顾客,住户回城前都要带些当地特产,“后备厢”经济对民宿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。
这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很多人响应政策号召就地过年,春节假期,民宿消费呈现显著的本地化、小半径特征。消费者的旅行半径在春节期间明显缩短,家庭型和朋友型成为民宿热门顾客类型,民宿预订量价齐升,北京周边的乡村民宿频频出现“一房难求”的现象。
因为冬奥会,举办地延庆表现更佳。据统计,春节假期,延庆民宿入住率在80%以上,共接待游客46.7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7233.9万元,游客量和收入均占全市乡村游一半以上。相比以前,冬季是延庆乃至京郊旅游的淡季,但是,今年延庆和门头沟、怀柔、密云的民宿基本满房,冬季也成为京郊度假的旺季。
目前,北京乡村精品民宿主要分布在怀柔、密云、延庆和门头沟4个区,已经形成了包括景区依托型、文化主题型、特色餐饮型、景观建筑型、创意创新型、亲子乐园型等在内的乡村民宿品牌700余家,盘活闲置农宅2000余户,吸引社会资本近百亿元。毫无疑问,乡村民宿已经成为北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。
在北京乡村民宿圈里人眼里,北京发展乡村民宿,与其说是“选”出来的,不如说是“逼”出来的。因为北京是“大城市小农业”“大京郊小城区”,无法大面积推广种植养殖,而且京郊各区大部分处于生态涵养区,对产业选择要求很高,得在“两山理念”中探索从“绿水青山”怎么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变。
门头沟区雁翅镇河南台村选择乡村民宿就说明了这一点。河南台村一面靠山,三面环水,永定河呈“几”字形绕着村子蜿蜒流过。大自然赋予的这份资源,一度让这里的村民靠经营农家乐过上了富足的日子。然而,原来农家乐支起的烧烤摊,让村民增收的同时,也让永定河水承担着不小的环保压力。
2018年,北京市加大对永定河的生态环境整治力度,沿着河岸划了一道宽宽的“蓝线”,线内不允许有任何私搭乱建。农家院拆除了,村民的收入少了一大块,河南台村从原来的“小康村”变成了低收入村,51户94人被认定为低收入户。
村里没有其他产业,还得守住绿水青山,这样的两难局面让村干部一筹莫展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村里听说了其他地区通过乡村民宿致富乡亲的故事,村干部觉得这个思路可行,实地考察后又多方寻找企业,最终决定由村企合作成立公司,通过租赁的形式盘活村民现有的闲置院落。
从摇摇欲坠的老旧危房到现代化民宿小院,已经完成改造的几处小院错落有致地分散在村庄的各个角落,游客络绎不绝,不仅满足了城里人乡村旅行需求,也为村民创造了新工作岗位,提高了村民收入,外出的年轻人看到机会也渐渐“回流”,给村里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。短短三年,这个有着240多户、395人的小山村经历了山乡巨变……
农家乐没落与乡村民宿起势
从世界范围看,民宿并非新生事物,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早有长期且成功的实践,在我国浙江、四川等南方地区发展也相对成熟。随着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,我国民宿产业处于强势增长状态。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有超过10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“民宿”,而且民宿相关企业年注册量逐年增长。
北京乡村民宿的发展也不例外。不过说起北京乡村民宿,还需与其前身——农家乐进行比较。2017年8月1日,《北京市旅游条例》出台,首次对民宿进行概念界定:“城乡居民利用自己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住宅,结合人文环境、自然景观、生态资源以及生产、生活方式,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的经营场所。”该条例虽然确立了住宅性质的房屋从事住宿经营的合法性,但没有界定民宿与农家乐之间的区别。
“农家乐主要是短途一日游,主营收入来自餐费,而非住宿费,收入肯定不如民宿高。”河南台村“南台花开”民宿总经理李靖说,农家乐缺乏规划,同质化发展、恶性竞争尤为严重,有时几十元便能住一晚,住宿条件自然不会好。
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农家乐,也有过属于自身的高光时刻,曾几何时,北京城乡一度流行“吃农家饭、住农家屋、享农家乐”,然而,随着时代发展,加上自身经营不善,如今大多成了只有农家没有“乐”。
如今,在一些村庄的大树、外墙等显眼处,各家农家乐的标牌依然醒目,只是多了一些雨水冲洗过的斑驳,这似乎诉说着农家乐昔日的荣光,也提醒现在的乡村旅游行业经营者,如果乡村旅游内容单一,缺乏文化创新设计,不能满足消费者,终将会被市场淘汰…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