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打印本页][打印选项] |
[分类:蓟县民宿新闻/蓟县乡村新闻][文章来源:蓟县农家院网][文章作者:蓟县农家院网][打印时间:2025-7-4 20:07:49][字号:18px/14px/12px][颜色:■■■■■■][中文繁体] |
农家孩子的爱心姐姐 |
9月13日,正逢周末,记者前往赤壁城区的陈滢家,采访正在家中休息的她。
“农村孩子一样聪明可爱,可当地教育条件有限,我想让自己的教师梦陪伴他们成长!”23岁的赤壁女孩陈滢说,当老师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,在湖南科技大学的专业也是美术教育类。 去年4月上旬,陈滢随父亲回老家办事,看到一些孩子在小板凳上画画,画笔色彩不齐,作业本充当画纸,但孩子画得很认真。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她。她决定到乡村任教。 陈滢将想法告诉父母,他们表示反对,希望她留在城里。一向乖巧听话的她,第一次违背父母意愿,去年6月大学毕业,她参加了全省农村义务教师考试,以美术科目第一名的成绩,成为神山镇红旗小学一名教师。 梦想是美好的,现实却很残酷。在红旗小学,陈老师负责教一年级的语文和全校的美术课程,没有教学经验、寝室潮湿、伙食不习惯……但每当走进课堂,看到孩子们阳光单纯的笑容,陈老师立马坚定了决心。 “一年级的孩子,行为习惯尚未形成,需要更多的情感交流。”谈到教学体会,陈滢感触很多。班上有位姓毕的学生,经常欺负同学,上课不认真听讲,老师批评也当作耳边风。家访了解到,小毕同学的父母不在身边,爷爷很溺爱他,养成了调皮任性的性格。 此后,陈老师先是主动接近小毕同学,经常课余与他一起做游戏。孩子渐渐被她的亲和力感染,越来越喜欢和陈滢在一起。这时,陈老师发现他再不听话,就以“不陪他玩了”相“要挟”,小毕同学立马“服软”。 “这孩子,最听陈老师的话了,把她当自家姐姐看。”小毕同学的爷爷说道,今年,孩子性格收敛了很多,上课认真听讲,学习成绩不断提高。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,陈滢发现孩子们的求知欲很强,学校里为数不多的课外书籍已经被孩子们翻烂了。她想为孩子们添置一些新书,然而,对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乡村教师而言,买书的资金着实难筹。 陈滢说,她全家都喜欢看央视的《开门大吉》。今年元月,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报名参加了《开门大吉》,没有想到,很快央视的工作人员就联系上她。她最终凭借自己的实力,为孩子们赢得了15000元的梦想基金。 登台央视后,陈老师的电话越来越多,面对代言请求、商业赞助……她一一拒绝。“我上央视,是为了让大家来关注农村教育,而不是我本人。” 新学期已开始了。陈滢计划用好梦想基金,在每个班都办一个图书角,让孩子们通过图书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。 |